言情网

首页|排行榜|穿越时空|古代言情|都市言情|仙侠武侠|魔法言情|港台言情|玄幻魔法
/繁体版
当前位置:言情小说 » 校园言情 » 1852铁血中华
温馨提醒:“言情网”无弹窗广告,建议您收藏,以便能够轻松访问!

第38章 杀戮的理由(十七) 第1页

作者:绯红之月
    奥卡姆剃刀定律又称“奥康的剃刀”,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、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。这个原理称为“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”,即“简单有效原理”。正如他在《箴言书注》2卷15题说“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,用较少的东西,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韦泽很喜欢这个理念。对于光复军来说,韦泽建立的制度看似是非常复杂的东西。但是从韦泽本人的角度来看,他仅仅是对他所知道的东西进行了最简单的复制,限于韦泽的记忆能力与现在的物质条件,这些制度里头还存在大量的缺失。

    对于军委里头关于战略选择的问题,韦泽最终还是用奥卡姆剃刀定律做了判断。

    光复军最缺乏的是什么?有很多。

    在这很多缺乏的方面上,什么是靠光复军现有能力无法改变的最大客观难题?钢铁可以冶炼,机械加工与制造可以逐步提升,可适于耕种的土地是无法从天下掉下来的。

    经过这样的判断,最终的计划还是落在了先夺去长江以南的两湖地区,从而获得稳定的粮草供应地。

    把这个理论以及推导方法拿出来向军委说明的时候,军委也没有能够提出反驳的理由。倒是在这个基础上,大家对于大米航线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认识高度。相当一部分同志都认为在占领了淮河以南之后,可以暂停继续北上。在消化巩固新解放区的同时,可以考虑一下稳定越南与暹罗大米贸易的问题。

    韦泽听说过“战略因为正确才能胜利”这句话,可他没想到当提出了一个正确理论的时候,竟然引申出了“南下还是北上”的战略考量。

    当中国统一之后,总会有继续南下或者继续北上的争论。在那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地上,夏天最高温度或许能到4o度,冬天就是零下6o度。为了忍受一年内一百度的温差,当地的松树都不得不落叶。而同属的其他松树,在温暖的南方则是四季常青的。

    南下的利益远比北上要大得多,粮食,橡胶,矿石,只要控制了南方,就能满足中国的需求。与之相比,北上的投入与产出比就显得很不划算。

    当然,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。在近期需要考虑的仅仅是中国与越南和暹罗的传统友谊,如果能够继续获取大量大米,光复军就有必要继续维持这样的友谊。

    曾国藩会不会带兵回援,太平天国会不会与光复军死战到底。从奥卡姆剃刀定律来看,既然这些事情一定会生,那就等真正生的时候去解决好了。

    到了11月份,湖南军区率先整编出三个军,每个军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。原本大伙并不再多想曾国藩的湘军会打成什么模样。可事实让军文非常讶异。湘军挥水军优势,在河道纵横的皖南等地分进合击,将驻扎在皖南的太平军杨辅清所部打得落花流水。

    淮军除了控制住长江以北的地区,还挥军猛攻扬州。太平军的吉文元、曾立昌部在扬州苦苦抵抗。

    1o月中旬,湘军水6并进进击芜湖,芜湖太平军在得到一系列战败消息之后毫无斗志,干脆就退出了芜湖。湘军与林凤祥部在东西梁山与湘军和淮军联军进行了血战。韦泽带兵守过东西梁山,那时候杨秀清给韦泽派了江排,搞起了铁锁横江的战术。那一次石达开打出了湖口大捷,韦泽在东西梁山根本没有作战。

    这次太平军水军再也没有实力这么做了,林凤祥所部在长江以北的部队先被击溃,湘军6军绕到了林凤祥部队的背后,意图截断林凤祥的退路。水军趁着夜色突破了江面,随即把淮军也运过长江。林凤祥不得不选择了撤退。突破了东西梁山这道关口,湘军与淮军水6并进,林凤祥虽然数次想停下来布置阵地,可他每次停顿下来,就要面临湘军前后包抄的局面。

    湘军并不希望林凤祥能够全身撤回天京。追的越来越紧,身为太平军的老将,林凤祥突然给了湘军一个回马枪。他让大部队佯装撤退,自己亲自带领了六千人马返回头猛攻追击的湘军。湘军本以为林凤祥会继续撤退,遭到迎头痛击之后引了慌乱。

    曾国荃直接带领卫队到一线指挥,后退者杀,动摇者杀。在督战队的钢刀前,湘军稳住了阵脚。与林凤祥开始了对射。从炮击,对射,到最后的冷兵器厮杀。六千太平军精锐与湘军的一万精锐大战一场。

    湘军水军现事情不对,连忙登6参与战斗。林凤祥所部也立刻折返,投入战斗。林凤祥28ooo人,湘军22ooo人,五万兵马杀得惊天动地。双方各伤亡了六千多人之后,兵力处于劣势的湘军不得不登船脱离战场。林凤祥派一部分部队清理战场,自己带兵反扑芜湖。

    芜湖清军只有不到三千,见近两万太平军杀来,措手不及之下只能放弃芜湖逃窜。这场漂亮的反击战打掉了湘军的嚣张气焰。

    不过林凤祥一路获胜却不能扭转战局,湘军名将鲍带领了两万人在南边与陈玉成的八千兵马作战。双方战斗力相差不多,兵力却相差了两倍之多。陈玉成被逼退,鲍随即挥军北上,意图阶段林凤祥的后路。

    而林凤祥当然不可能让鲍得手,他占领芜湖之后将此地没来得及带走的物资收集好,部队没有久留,而是直接撤退。在湘军淮军两路包抄之前冲出了包围圈,撤到了天京城附近扎下营寨。

    湘军一路追赶,在距离天京城不到五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,与林凤祥所部对峙。尽管湘军不在敢立刻进攻,可整体的包围网越收越小,进攻天京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

    在东路的浙江,李秀成则与左宗棠的楚军互有胜负。以今亮自居的左宗棠也没能打出什么惊人的战绩,他只是在杭州城下挡住了李秀成的大军。当然,这也算是不错了。李秀成无法攻克杭州,就意味着他的部队到了极限。即便李秀成能在浙江支持,可天京一旦失陷,湘军与淮军就能从李秀成背后杀过来。那时候拥兵二十万的李秀成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。当然,李秀成还有一个选择,那就是赶紧回兵天京,击溃湘军与淮军。如果他做了这样的选择,左宗棠就能从背后追杀,湘军、淮军、楚军合兵一处,共同拿下天京城。

    11月11日,韦泽正式布命令,北伐开始。整编完毕的由第四军整编而成的11、12、13三个军率先南下,北伐战争开始了。

    11军从永兴出进军衡阳,驻扎在永州的12军也同时出进军衡阳,同样驻扎在永州的13军则进军宝庆。拿下宝庆就控制住了在长江以南进军四川的道路。而拿下衡阳之后,光复军就能正式组建起海军的长江支队。

    凑巧的是,也就是同一天,李秀成带兵撤离杭州,向苏州方向撤退。洪秀全数次派遣使者,要求李秀成回军保卫天京。浙江本就不稳固,李秀成当然知道如果天京城出了问题,他就会变成瓮中之鳖。此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收缩防线,集结兵力。如果能够给某一路清军以致命打击,整个局面还是能够盘活的。

    李秀成没有与大部队一起行动,他自己先带队赶回了天京。11月2o日,林凤祥、李秀成、陈玉成、张应宸、杨辅清, ...   [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]

第37章 杀戮的理由(十六):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下一章:第38章 杀戮的理由(十七)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章或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章或下一页。
推荐阅读